一鑫電子遊藝場-京東上市 作者:nb11 2020 年 7 月 1 日 一鑫電子遊藝場自貿區自貿港領頭 2020年對外開放再升級原標題:自貿區自貿港領頭 2020年對外開放再升級我國對外開放再啟新征程。2019年12月31日,《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》全文公布,並與《外商投資法》、《外商投資法司法解釋》等多部重要法律法規于2020年1月1日同步實施,共同構成我國法制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支撐。在此基礎上,京東上市我國還在醞釀更多開放升級舉措。《經濟參考報》記者獲悉,我國將繼續壓減負面清單,增補鼓勵目錄,通過“一減一增”,進一步擴大市場準入。值得注意的是,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作為開放的前沿陣地,正在加快制度改革的先行先試,為更多開放舉措落地探索鋪路。 從年初審議通過的《外商投資法》,到年中發布的全國版和自貿試驗區版兩張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和2019版的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,再到前不久出台的《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意見》(國發23號文)、《外商投資法司法解釋》以及新鮮出爐的《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》,2019年我國在擴大開放上動作不斷。 “總的來看,與前幾年相比,2019年是我國自主開放舉措最多、開放力度最大、開放層次最深的一年,形成了擴大開放、吸收外資的‘組合拳’,有力穩定了外商投資信心和預期,有效保障了全年穩外資目標的實現。”在近日召開的全國商務工作會議媒體吹風會上,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如此表示。 記者在吹風會上了解到,2019年以來,商務部牽頭組織全國性涉外法規清理,全國修訂和廢止與外商投資法不符的法規規定400多部,為外商投資法順利實施提供了保障。其中,僅商務部就廢止了與外商投資相關的部門規章8部、規範性文件56件。 在2019年12月31日當天,怎麼玩運彩商務部發布了廢止《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股權變更的若幹規定》《外商投資企業自動進口許可管理實施細則》《外商投資礦產勘查企業管理辦法》等數條法律法規的決定。同日,商務部、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新版《外商投資信息報告辦法》,引導外國投資者及外商投資企業便捷、準確報告投資信息。 隨著一系列開放舉措接連落地,有力穩定了外商投資信心和預期,有效保障了全年穩外資目標的實現。宗長青表示,據統計,2019年1-11月,全國實際使用外資8459.4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6.0%,預計全年按人民幣計增長5%左右。其中,1億美元以上大項目722個,增長15.5%。 值得注意的是,自貿試驗區成績尤為顯著。商務部自貿區港司司長唐文弘介紹,2019年1-10月,原12家自貿試驗區新設企業約21.7萬家、外資企業5123家;實際利用外資1083.9億元人民幣,進出口總額3.2萬億元人民幣。“以不到全國千分之四的國土面積,隨身碟實現了佔全國14.4%的外商投資和12.5%的進出口,為穩外貿、穩外資作出了積極貢獻。”唐文弘說。 有分析人士指出,目前全球跨國投資總量仍處較低水平,引資競爭日益激烈,穩外資不確定性增多。面對復雜的國際環境,更大力度、更深層次的改革開放才是我國發展的根本出路。而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作為我國開放的前沿陣地,也將承擔起更多先行先試的任務。 對于接下來具體的開放舉措,各部門已開始部署。宗長青透露,我國還將繼續壓減負面清單,增補鼓勵目錄,光南口罩通過“一減一增”,進一步擴大市場準入。此外,還將建立健全外商投資服務體系和外資企業投訴工作機制,有效維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。 作為擴大開放的“壓力測試區”,自貿試驗區正在負面清單制度上醞釀更大突破。唐文弘表示,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,進一步壓減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,在自貿試驗區探索建立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,在推動規則、規制、管理、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方面加大探索,為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積累經驗。 對于備受關注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,唐文弘透露,新樂電子遊藝場海南自由貿易港將突出投資自由和貿易自由,實施市場準入承諾即入制,完善產權保護制度,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,實施更加開放便利的人員出入境和停居留政策,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殊稅收制度,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監管標準和規範制度。 “當前,我國正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轉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,更加注重制度性、結構性安排。”中國(海南)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對《經濟參考報》記者表示,推動制度型開放,就要把打造市場化、法治化、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作為政府治理變革的重要導向。 遲福林指出,京東上市近幾年,我國營商環境明顯改善,全球排名明顯上升。不過,我國仍有部分指標與國際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。推動制度型開放,需要在營商環境上對標國際先進水平,進一步補齊短板。比如,以減稅降費為重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,進一步下調或取消各種費用;全面實施企業自主登記制度與簡易注銷制度,取消企業一般投資項目備案制,全面推行“最多跑一次”。原標題:新政密集出台拉開新年促消費大幕 2020年促消費大幕正式開啟。為迎接元旦春節“兩節”來臨,商品、旅遊等消費市場提前預熱,跨年夜大促、“百億補貼”、旅遊過年等令人目不暇接。從中央到各大部委,也頻頻出台促消費新政,從保障“兩節”供應,到促進消費升級;從優化國內供給,到擴大進口;從加快推進步行街改造升級,到促進汽車全鏈條消費,一攬子促消費利好密集釋放。 專家表示,2020年各領域促消費新政將共同發力,力促消費和產業雙升級。其中,圍繞綠色消費、服務消費等重點領域以及國際消費、農村消費等重要市場,消費供給將持續優化,消費升級步伐將加快,消費新增長點將不斷湧現,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也將進一步增強。 “雙節”消費市場火熱開啟 雖然2020年元旦假期只有一天,中國遊客出遊熱情依然不減。根據攜程發布的《2020元旦中國人全球“跨年旅遊”報告》,元旦期間中國遊客國內遊和出境遊將到達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、800個國內外城市。 “旅遊過年”漸成趨勢。攜程發布的《2020春節“中國人旅遊過年”趨勢預測報告》指出,2019年春節假期,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.15億人次,一鑫電子遊藝場同比增長7.6%。2019年前三季度,國內旅遊人次同比增長8.8%。按照這一增速,預計2020年春節旅遊人次將達4.5億。 各大電商平台也是摩拳擦掌,大力促消費。比如,聚劃算百億補貼加大對農產品的補貼力度。2019年12月29日,包括土豬肉、麻陽冰糖橙、智利進口車釐子在內的一系列農貨食品登陸百億補貼頻道,豐富年貨市場供應。 此外,蘇寧公布,2020年年貨節將于跨年夜(2019年12月31日)─臘八節(2020年1月2日)正式啟動第一波年貨大促。此次蘇寧年貨節將持續到2020年1月底。不僅局限于線上,而是蘇寧全業態、全場景參戰。 促消費利好深度釋放 歲末年初,從中央到各大部委密集部署,頻頻釋放促消費利好。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,要充分挖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,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。還提出,要強化民生導向,推動消費穩定增長,切實增加有效投資,釋放國內市場需求潛力。 2019年全國商務工作會議媒體吹風會上,商務部相關司局負責人透露,2020年我國促消費還將再加碼。接下來,將從加快推進步行街改造升級、促進汽車全鏈條消費、滿足服務市場升級需求等方面發力,進一步激發我國消費市場潛力,建設強大國內市場。 國際消費方面,2019年12月27日,財政部、發改委、海關總署等13部委聯合發布《關于調整擴大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的公告》,增加了冷凍水產、酒類、電器等92個稅目商品。新政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。利好之下,2019年12月31日,天貓國際率先發布2020年熱招品牌清單,首批1049個品牌進入快速入駐通道。 而此前,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通知,基金排名自2020年1月1日起調整部分商品進口關稅。850餘項進口商品將調降進口關稅,其中涉及日用消費品、重要藥品等與消費市場直接相關的商品。 文旅服務消費方面,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司長高政在文旅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,文旅消費下一步將重點推進八項工作,包括推進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示範,以融合發展拓展消費新空間,點亮夜間經濟拓展消費新時間,眾志成城進行曲用消費金融為文旅消費賦能,改善文化和旅遊消費環境,著力豐富產品供給,促進旅遊演藝、鄉村旅遊、紅色旅遊、休閒度假旅遊等業態發展,推動景區提質擴容,提升入境旅遊環境等。 此外,中辦、國辦印發《關于做好2020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》指出,培育夜間消費、假日消費、定制消費、綠色消費、品牌消費等新增長點,增加品質商品、特色餐飲、休閒娛樂、文化旅遊、體育健康等供給,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。國務院還發文鼓勵汽車、家電、消費電子產品更新消費,有力有序推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,鼓勵限購城市優化機動車限購管理措施。 2020年消費和產業雙升級可期 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服務業處處長、研究員陳麗芬對《經濟參考報》記者表示, 2020年,隨著一系列促消費政策的落地實施,消費供給進一步優化,消費升級步伐加快,消費新增長點不斷湧現,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充分發揮,市場需求潛力持續釋放,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日益增強,經濟穩步發展的根基逐漸築牢。 “2020年,各部門促消費政策的協調性將進一步增強,各領域消費政策共同發力,將有效帶動市場增加有效供給,NBA底特律活塞引領投資發揮關鍵作用,實現消費和產業雙升級,從而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。”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所長關利欣對《經濟參考報》記者說。 陳麗芬認為,2020年促消費的發力點在于抓住消費的重點領域、重點區域和重點產品。一是推動消費結構升級,繼續擴大服務消費,推動吃、住、行、遊、購、娛、康、體、養等產業同步推進;二是推動消費區域均衡發展,日全蝕時間促進三四線城市居民的普及性消費,提高一二線城市的品質消費、品牌消費和個性化消費,注意擴大增量和優化存量;三是深挖重點產品的消費,充分釋放汽車等產品消費的潛力。 “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時點。”在關利欣看來,要進一步挖掘消費潛力,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,需要順應需求側和供給側的市場細分、品質追求和品牌打造趨勢,開發多層次,多樣化,適合不同收入群體、不同區域城鄉居民需求的商品和服務,不斷提升商品和服務品質及附加值,增強中國制造的競爭優勢和軟實力,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“質”造轉變。 “隨著我國收入水平提升,經濟結構調整穩步推進,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,消費在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將得到進一步鞏固,成為引領國民經濟循環、實現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驅動力。”關利欣說。,